2024端午節主題活動總結
寫總結可以幫助人們增強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這里給大家分享2024端午節主題活動總結,方便大家寫2024端午節主題活動總結時參考。
2024端午節主題活動總結篇1
一、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小學生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秋瑾等先輩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節,開展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動。
二、活動主題:“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
三、活動時間:5月26日—6月5日
四、活動內容、形式、時間、要求
(一)、具體實施階段(5月26日——6月5日)
1、由大隊委干部發表以“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5月26日,大隊部負責)
2、各年級出好一期“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專題黑板報(6月1日前,大隊部負責)
3、學校德育處利用校班會在全校范圍內組織開展“端午節”民俗民風知識講座(5月26日)。通過講座,讓每個學生對端午節的習俗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動員學生跟隨父母一起端午系列活動活動,另一方面也是對傳統節日美好體驗,加強了親子間溝通、了解,以此和諧親子關系,也能更好的幫助延續傳統文明。(德育處負責)
4、一—五年級童謠征集活動。(每班5篇)(6月1日之前完成,德育處負責)
5、三—五年級“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端午小報制作比賽。(每班3份)(5月28日前)
6、端午軟筆書法比賽。(美術組負責,6月1日之前完成。)
(二)、總結展示階段(6月6日)
1、環境布置:
童謠(征集:6月1日前)(裝飾、編號:6月1日前)(懸掛:美術組)
書法(征集:6月1日前)裝飾:6月1日前)(懸掛:美術組)
2、賽龍舟彩泥展:
評選(選票印刷、分發、投票箱、后期統計)
選票(你最喜歡的10首童謠)
2024端午節主題活動總結篇2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生活經驗,今年端午節我們開展了"快樂端午粽飄香"親子活動,讓小朋友們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有賽龍舟的習俗,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3、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4、樂于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編蛋網、賽龍舟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端午節的故事;
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針、線等;
3、包粽子的糯米、葦葉;
4、編蛋網的繩線、五彩線;
5、自制龍舟兩條;
6、幼兒每人一個熟粽子。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致開場辭: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隨著端午節腳步的臨近,為了增進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今天我們一泉路幼兒園小朋友們邀請了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這個美好的傳統佳節。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用掌聲歡迎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
講述端午節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附: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非常愛自己的國家--楚國。他愛護百姓,幫助楚王治理國家,使楚國變得很強大,楚王很信任他。
王后和奸臣們看見楚王這么信任屈原,心里很不高興,經常湊在一起商量害屈原。他們拼命在楚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動員楚王相信最強大的敵國--秦國的話,放棄跟其他小國家做朋友。屈原堅決反對楚王相信敵人的話,一再勸說楚王不要與周圍的國家絕交。楚王非常生氣,撤掉了屈原的官職,將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堅持與周圍的國家斷絕了朋友關系。
秦國見楚王中了計,就派了很多兵去攻打楚國。楚國被打敗了,楚王也被秦國捉去,最后死在了秦國。
屈原雖然被免除了官職,但他非常關心自己的國家,他擔心楚國的命運,常常整夜睡不著。在聽到楚國被打敗、楚王死在秦國的消息后,他非常傷心。他昏昏沉沉地走了幾天,來到了汨羅江邊,用力向江心一跳,很快沉了下去。
屈原死的這天,是農歷五月初五。老百姓們聽說后,爭著劃船,到處去撈屈原,賽船的風俗就這樣形成了。為了紀念屈原,人們還用竹葉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讓魚吃飽了不傷害屈原。
二、端午節賽歌會請各班的小朋友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小(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中班: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大班: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三、賽龍舟每班選5名家長,組成兩隊,賽龍舟接力賽。媽媽或爸爸套著紙箱做的`龍舟,繞障礙前行接力。
四、巧手媽媽大比拼---親子活動每班幼兒家庭分四組進行親子活動。
第一組:與媽媽一起包粽子。
第二組:與媽媽一起做香囊方法:給每位小選手分發一塊色彩鮮艷的絲布、一根可以掛在脖子上的細帶子、一張小紙條、一支筆、一些香藥、一付針線,若無香藥也可以綠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選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紙條上寫下祝福和許愿的話,縫于香囊內。要求針腳工整,外形美觀。香囊制作完畢后,可以自帶,也可以送給他人。
新意之處: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本方法的新意之處在于讓小孩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內放入祝福或許愿的小紙條,既滿足了小孩喜歡動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兒童天真爛漫的個性。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里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第三組:與媽媽一起編蛋網。
第四組:給孩子結五絲,結繩索。
"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里,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為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幼兒。
五、幼兒相互贈送禮物(粽子、香包、鴨蛋網、五彩繩),并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六、活動結束在此,僅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各位家長及小朋友們節日快樂,合家幸福!親子活動結束,各班組織幼兒與家長到班級分享美味的粽子。
在歡樂的氛圍中,我們的活動也該結束了。通過這次親子活動,我們的感觸一定都很深。小朋友們展示了個人的魅力,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展示了良好的積極合作精神。
2024端午節主題活動總結篇3
根據鄂教體德發21號文件要求,并為利用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我園全天開展了“端午節系列”活動。
一、園領導高度重視,專人負責,精心策劃組織
為全面落實上級文件中所要求的工作,確保此次活動順利開展,我園領導及時召開會議,傳達文件精神,并對端午節活動進行整體安排部署,制定了活動方案,要求各年級各班根據實際選擇適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水平的活動,做到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加大宣傳,營造氛圍
我們通過家園共育欄、多媒體設備的形式,對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及其意義,做了大力宣傳,充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三、具體活動情況
(一)開展“話說端午”活動
此活動是針對全園幼兒共同進行的,由保教辦統一制作關于端午節的幻燈片,里面的內容有“端午的來歷”、“端午節兒歌”、“端午節風俗”三大部分組成,同時在“端午節風俗”這一欄里又下載了視頻資料:“賽龍舟”、“五彩線”、“包粽子”等,旨在通過動靜交替的原則讓幼兒更具體、更深刻的印象與感受,并能說出關于端午節的相關資料。
(二)開展“繪畫端午”活動
根據“放說端午”的活動效果,上午進行了繪畫端午的活動,讓孩子把頭腦中關于端午的形象和記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繪畫能力,也能多種形式展現端午活動。
(三)開展“端午節”體育活動
此活動可以根據各年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來選定,在園委傳達了活動精神和方案部署工作后,由各年級組召開年級會議,討論相關體育活動,準備豐富的體育器械,并制定合適的獎勵方法,在確保幼兒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通過鍛煉身體來創設健康向上的節日氛圍。
其中:
1.芽芽組幼兒開展了“包粽子”活動,由家長提供包粽子的葉子,幼兒園提供涼糕,四個芽芽班的孩子共同制作。
首先老師給大家演示粽子的制作方法,孩子們認真地傾聽著。演示完畢后,孩子們也迫不及待的行動起來,只看到一雙雙稚嫩的小手“忙碌“的穿梭在一張張翠綠欲滴的粽葉間”,幾分鐘后,在孩子們辛勤的努力下,一個個形態各異的粽子躍然桌上,雖然不成樣子,但蘊含著孩子們甜甜的心血。
2.大班組進行的“畫彩蛋”活動,一顆顆雞蛋在孩子們手中變成了一個個漂亮的藝術品,老師將孩子的作品集體展示的幼兒園大廳里,看著孩子們拉著家長的手一起尋找自己的作品時,我們既達到了已定的活動目標,又在孩子的心里種下了一顆關于美的種子。
我們開展這樣的活動,目的是讓孩子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都知道了農歷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有吃五黃、掛五端、染紅蛋、佩香包、賽龍舟、品粽子的習俗。
在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中,孩子們在濃濃的節日氣氛里既鍛煉和發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獲益匪淺。
2024端午節主題活動總結篇4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體驗安海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文化底蘊,我園開展了端午節民俗活動周。
端午到__,陸上看采蓮,水上看抓鴨。20__年5月25日下午,__鎮__中心幼兒園小班段舉行了__特色民俗活動——“水上掠鴨”。
“掠鴨”,又稱“水上捉鴨”,是流傳于閩南地區的端午節水上競技運動,一直備受大家喜愛。瞧!寶貝們身著泳裝,一個個蓄勢待發,勇敢地踏上竹梯,走過光滑的.竹竿,翻過泳池捕捉鴨子,孩子們在水里嬉戲,緊張得想多抓幾只,歡呼聲、歡笑聲響徹云霄。
接下來把鏡頭切向中班段: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中班段于5月26日上午在操場上舉行了 “情濃端午粽飄香”親子活動。孩子們跟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一同折粽葉、填糯米、放五香肉、裹葉子、扎線……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他們一遍遍的學,包散了不氣餒,繼續學,忙得不亦樂乎!孩子們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體驗我國傳統佳節蘊涵的意義。
說到端午,怎能少了賽龍舟呢!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結粽剪堆將天補,端午習俗傳千古。”5月26日下午大班段開展了 “劃龍舟”親子比賽,家長和孩子們聽著配樂打鼓,步伐一致,蹲步走進行比賽。家長和孩子們共同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了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此次親子活動不僅促進了親子間的有機互動,也讓家長參與我們的健康課程。
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家長們感受到過節的快樂,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積累文化底蘊。
2024端午節主題活動總結篇5
利用節日的氛圍,我們幼兒園也是在端午前舉辦了端午的活動,來讓孩子們更加的了解這個節日,在活動之中去學習知識,同時增加了孩子們的一個動手能力,對于這次活動,總結如下:
在活動的前期,我們老師也是積極的去準備,同時也是動員家長,在端午這個節日,包粽子,做香囊,了解端午的故事,讓孩子們更好的去度過這個美好的節日,為了活動,我們也是一起去準備物料,從粽子的原材料,到香囊的準備,家長們也是貢獻很多,有些家長提供箬葉,有些家長提供粽子食材,還有香囊的一些物資準備,經過努力,在活動前也是都準備好了,這次我們也是邀約了家長一起來參與這次的活動,大家一起參加,不但是讓家長對孩子有更多的了解,同時也是可以提高孩子們的積極性,在家長們面前去積極的表現。
活動當天,從端午的傳說,起源還有故事了解這個節日,從準備的視頻材料之中,也是讓孩子們清楚這個節日是怎么回事,同時也是通過一些提問,一些孩子們自己熟悉的科普知識來更好的一起了解這個節日,孩子們也是踴躍的發言,看到了他們積極參與的一個熱情,老師們也是做好了工作,確保活動有序的進行,然后再是做粽子,做香囊的活動,也是大家一起努力,家長們一起幫忙,通過活動,孩子們也是親手的做了自己的粽子,相互的交換分享香囊,活動休息期間,孩子們也是吃到了他們親手做好的粽子,在玩樂之中,也是動手的能力得到了鍛煉,了解粽子是怎么來的,認識到粽子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的做法也是會有不同的味道。
經過這次的活動,家長們也是予以了很多的評價,老師們的努力也是得到了一個認可,并且在這次的活動之中,也是看到,這些方式能更好的調動孩子們的一個積極性,以后也是要繼續的發揚下去,去做好下次的節日活動,同時也是有一些準備做的還不夠好的地方,像食材準備略有些不足,參與的家長和老師,分到的粽子也是少了一點,不過活動過程也是很開心,大家一起感受到節日的快樂,并且在活動之中,也是看到了孩子不同的一面,特別是有些忙碌的家長,更是感受到孩子們在園區的成長,見到他們不一樣的方面,經過這次活動,也是讓我們對于下次的活動準備更加的有經驗,會在下次的節日活動之中準備更好的。
2024端午節主題活動總結篇6
端午節為我校帶給了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利用學生對過節的興趣,不僅僅能激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節日的好處所在,刺激他們的想象力以及正在構成的民族正義感和愛國情,還靈活地激發每位學生的探索創造精神。
一、端午節的活動我們側重于“溯”源。從三個環節展開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
1、師生互動墻報。(在3-4年級開展)透過教室整個的外墻布置,以小報、手工制作、繪畫作品等形式反映師生在第一階段的學習體會與成果。
2、師生互動演出。(在5-6年級開展主題隊會)隊會以文藝演出的形式再現了屈原投江的一段歷史文化,師生們被屈原身上那股民族的正義感和濃濃的愛國情所折服,全場深情地吟頌起懷念屈原的詩詞。我們嘗試以時裝表演和舞蹈的形式向師生展示了端午節的時令食物、物品文化和民間主要活動,在齊心協力擂鼓接龍、賽龍舟的演繹中師生們感悟昂揚向上、齊心協力的中國精神。
3、師生互動活動。端午節的活動室由老師和家長共同單杠,有粽子制作室、時令飾品制作室等,學生人人參與,個個動手,有的學會了制作粽子、有的會做香袋、有的會編蛋網、有的會做菱角,有的學會一段武術操、有的還明白了與一些節日習俗有關的科學知識和數學問題,從而較好的體現了我們的活動主旨:全員參與,共同體驗、各有收獲。
二、在實踐中,我們欣喜的發現學校在變化、學生也在變化
1、校園生活生動起來了。節慶活動不是一種單純的儀式和形式、我們還加強了節慶教育后續工作的研究,如建立了家校跟蹤聯系卡,學校社區活動聯系單、反映了學校在教育學生工程中的獨具匠心,全方位勾畫出孩子天地的純真、爛漫、生動、富有情趣,每次活動后的照片、班級交流展示等資料,往往又構成了是校園櫥窗最美的風景線,讓學生為自己的表現喝彩,這一切恰恰構成一團濃郁的校園文化氣息,煥發生命的靈動,令學校生動起來。而這種氛圍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
2、教育資料豐富起來。教師們對“空洞的說教”的認識深刻了。就事論事的教育、言而無物的紙上談兵就是空洞的說教。節慶教育實踐使教師們覺得言之有物,和學生說的話題多了、話題廣了,了解學生更生動了,師生間的情義更濃了,和學生交流的基礎更扎實了,因而也更容易被學生所理解。
3、學生參與的意識強了。學生不僅僅對于節慶活動,傾注很高的熱情,而且對于學校其他活動也予以必須的關注。在學校的許多活動中,都能看到有的學生主動收集資料,有的設計編排活動方案、有的動手操作,自然中體現出自信。
4、規范的養成更自覺了。節慶活動的開展往往牽涉到整個班群眾,不強調一些紀律是不行的,在整個的參與過程中,可能還要牽涉到一些學生的個人“犧牲”,學生的群眾觀念得到了強化,群眾的職責感和榮譽感增強了,因而也更自覺的履行職責,遵守規范。
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我們只是充分利用一部分傳統文化對向進行教育,我們有職責去弘揚,而這個職責,就賦予我們下一代,讓我們從傳統節日教育做起,使我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2024端午節主題活動總結篇7
根據縣委文明辦的要求,紙廠鄉在端午節期間,圍繞"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精心部署,認真組織,全鄉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主題文化活動,普及端午節的節日知識,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進一步了深化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一、精心安排認真部署
為使活動開展得既熱熱鬧鬧氛圍濃厚,又突出主題體現成效,紙廠鄉文明辦召開了由各站所部門負責人、各村委會支書、主任等參加的專題協調會,部署安排全市的"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5月7日,紙廠鄉文明辦下發了鄉文明辦《關于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的通知》,對全鄉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提出了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突出群眾性、加強環境整治、營造輿論氛圍四點具體要求。各部門結合各自實際,分別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方案。鄉文明辦將各地活動安排匯總后,報送縣文明辦有關領導,推動活動的扎實開展。
二、各種活動精彩紛呈
一是重點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愛國主義教育。鄉團委與中心校密切配合,著重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各校組織開展了"培養愛國情感,樹立報國之志"主題團隊會,以演講、征文、詩歌朗誦、書畫大賽、歌詠比賽等形式,宣傳愛國詩人屈原等中華民族優秀代表人物的事跡和愛國主義精神,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許多學校利用板報、廣播等載體,以專欄、講座、專題報道、專題片等方式,宣傳傳統節日習俗,普及端午節等民族傳統節日知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倡導和諧社會。
二是組織開展象棋、乒乓球比賽等文體活動。5月27-29日,紙廠鄉在鄉工會活動室舉行象棋及乒乓球比賽,參加比賽的各站所人員達40余人。比賽緊張而激烈,大家都拿出十分的激情,認真對待此次活動。
三是廣泛組織村民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我鄉精彩紛呈的端午活動吸引了村民踴躍參與。落別古開展了包粽子、端午知識猜謎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小路溝村舉辦端午節乒乓球比賽。
三、積極開展環境整治
節日期間,鄉村建所等部門對鄉衛生環境進行了大整治,各社區普遍發動居民開展衛生大掃除活動。鄉團委組織青年志愿者開展以"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的環境整治活動,到鄉農貿市場開展清理路面垃圾、清洗欄桿、清除小廣告等整治環境活動。各村開展了文明禮儀、文明勸導等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廣大村民的社會公德和生態文明意識,引導他們共同創造整潔、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
四、營造濃厚節日氛圍
鄉文明辦對端午期間的新聞宣傳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派出通訊員到各活動場所深入采訪,引導人們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及時宣傳報道社會各界的活動情況,在全鄉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