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高考必考知識點
一、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國有大中型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居于重要地位,它們代表著我國先進的生產力,在國民經濟的關鍵和重要部門中處于支配地位,對整個國民經濟起決定作用,是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和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經營狀況,直接關系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可見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
二、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把股份制作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實踐發展的客觀要求;把股份制作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適應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有利于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把股份制作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增強國企活力的重大舉措。結合分析我國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的股份制改造。
三、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1)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先進技術,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企業,提高企業職工的科學文化和勞動技能,使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2)采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經濟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最少的消耗,生產出最多的適應市場需要的產品。結合分析面對經濟全球化我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應如何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
四、國有企業經營者的地位。在國有企業中廠長(經理)處于中心地位;黨組織起政治核心作用;職工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企業的民主管理。企業的經營者要正確處理企業與國家、企業與職工的關系。企業經營者的素質。企業的經營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企業的經營者要注意維護企業的形象和信譽,反對和抵制不正當競爭。結合分析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完善市場體系。
高中政治高考必考知識點提綱
一、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1、原理: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事物的發展。
2、方法論:(1)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2)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二、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1、哲學依據:世界是物質的世界,物質決定意識,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具有客觀性、普遍性。
2、重要意義: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我們做好各種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和依據。
3、怎樣做到:
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以此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
②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③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要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
三、實踐及其特點
1、含義: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它有兩層基本含義:①凡是實踐,都是以人為主體、以客觀事物為對象的物質性活動。②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它可以把人們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
2、特點: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實踐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社會歷史性的特點。
3、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這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②變革社會的實踐③探索世界規律的科學實驗活動
高中政治高考必考知識點內容
1、影響消費的因素
影響消費的根本因素是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
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居民的收入。①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們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對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量就越大。②居民消費水平也受未來收入預期的影響。如果預期收入高,消費水平可能就高。③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聯系。人們的收入差距過大,總體消費水平會降低。
影響消費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物價水平。一般說來,物價上漲,人們的購買力普遍降低,會減少對商品的消費。
影響消費的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質量、外觀、包裝、廣告,購買方式,商店位置,服務態度,售后維修和保養等。
2、不同的消費類型
按消費對象分,可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
按交易方式分,可分為錢貨兩清消費、貸款消費和租賃消費。
按消費目的分,可分為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
3、消費結構與恩格爾系數
消費結構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會隨著經濟的發展、收入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恩格爾系數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恩格爾系數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經濟指標。
恩格爾系數的經濟意義:恩格爾系數過大,必然影響其他消費支出,限制消費層次和質量的提高。恩格爾系數減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
變化原因:①根本原因: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②直接原因: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
4、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
①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消費行為受到別人評價的影響,受別人行為的帶動。)——要作具體分析,盲目從眾不可取。
②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消費行為喜歡追求與眾不同、標新立異的效果。)——有時可以推動新工藝和新產品的出現,但展示個性要考慮社會的認可,還要考慮代價。為顯示與眾不同而過分標新立異是不值得提倡的。
③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消費行為出于向上看齊、人無我有的炫耀心理。)——是不健康的。
④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消費行為講究實惠,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商品。)——是一種理智的消費。
★5、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①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我們要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進行消費,但也不提倡過于節儉。)
②避免盲從,理性消費(我們要避免跟風隨大流,避免情緒化消費,避免重物質消費輕精神消費。)
③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綠色消費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綠色消費的核心是可持續消費。)
④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優良作風。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的人,難以戰勝困難,成就事業。)
6、綠色消費的含義?特征?
綠色消費是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核心是可持續性消費。特征是: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生活,環保選購;重復使用,多次利用;分類回收,循環再生;保護自然,萬物共存。
7、為什么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優良作風。這種精神可以幫助我們克服物質生活上的困難,獲取新的成就。實踐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的人,難以戰勝困難,成就事業。艱苦奮斗作為一種精神財富,任何時候都應該發揚廣大。第二單元生產、勞動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