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平行志愿錄取流程
理科:數學、語文、理綜、英語(江蘇是不論文理,均取語數英總和)
第二步:將考生檔案分到學校的數據庫檔案中。由計算機將排好序的考生從高分到低分逐個進行檢索,檢索到的考生,對其所填的各志愿的高校依次進行檢索判斷,當某一高校已分得的檔案數小于應投檔數時,則將檔案分到該校檔案數據庫。如該校檔案庫中的檔案數已達到應投檔數時,則對下一志愿高校進行檢索判斷。一旦檢索到有符合條件的高校,不再對其后志愿檢索。
第三步:進行投檔。當該批次所有滿足條件的考生的檔案檢索完畢后,通過網上對分好的檔案投往高校。這個過程是一次性、同時完成的。
高校只能看到考生填報自己高校的志愿,看不到考生填報的其他志愿情況志愿錄取是按照什么順序,對于高校來說,所有投檔來的考生都是一志愿報考本校。
第四步:錄取環節。這個過程主要是在高校進行。高校根據已向社會公布的招生章程對考生進行錄取。
第五步:確認當高校確定錄取名單,錄取結束以后,對已錄取的考生通過網上回傳給市教育考試院進行確認,并辦理錄取手續。
平行志愿的錄取流程
分數優先:首先按照考生總成績從高到低分類(文科、理科、文體類)排序,計算機按照順序依次檢索,首先檢索第一名考生的院校志愿,而后(第一名投檔或者滑檔)檢索第二名考生院校志愿,依次類推。
注意:甲乙兩人總分相同時,按照文綜(理綜)成績高低區分,必須排出先后順序,各省市具體規則有可能不同。
遵循志愿:計算機檢索到某考生時按照其院校志愿順序依次檢索(ABCDE),檢索到某志愿一旦符合投檔條件即向高校投檔。
一輪投檔:考生檔案一旦投出,計算機不再檢索后續院校志愿,也就是說該生無論能否被錄取,其他志愿高校失效,都不會再進行檢索,只有一次投檔一次,只有一個志愿發揮作用。
平行志愿是如何錄取的
平行志愿投檔原則是:成績優先,遵循志愿。
在某個招生批次投檔前,先將全省同類考生(文、理、體、藝)按高考成績總分由高分到低分排序。然后從第一名考生開始,依次把考生向其所填的院校志愿中投放,輪到某考生投檔時,投檔操作運行過程如下:
先檢索該生所填報的第一志愿院校計劃數是否招滿,如沒有招滿則將該考生的檔案投向第一志愿院校。若第一志愿院校已經招滿,則檢索其第二志愿院校是否已經招滿,若未招滿則將該考生的檔案投向第二志愿院校。
若第二志愿院校已經招滿,則檢索其第三志愿院校是否已經招滿,按照與處理第二志愿完全相同的方式處理第三志愿……當檢索處理完該考生的所有志愿后,若該生的檔案仍未投出,該生本批次投檔結束,該生未能被本批次錄取。
由此可見,平行志愿是按考生所填的順序依次檢索考生所填的各個學校的,填在前面的學校先檢索,后面的后檢索,如果被前面某個志愿學校錄取了,那此次錄取就結束了,后面的志愿就不起作用了。
平行志愿填報的策略
第一步,選擇不同梯度的院校。
平行志愿根據考生位次和分數段統計表、各校往年投檔線等資料,選擇不同梯次的院校。“沖、穩、保”選擇院校的辦法還是可以使用的。
第二步,篩選不同梯次的專業。
從選定的院校中,根據往年專業錄取情況,將其中不喜歡的專業或是估計錄取可能性不大的專業刪除,篩選出擬報考的不同梯次的專業。
第三步,平行志愿填報要綜合考慮正式確定志愿。
根據個人意愿,綜合考慮院校性質、地域、喜歡程度等因素,從高到低排列,正式確定志愿。這里要特別提醒,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一定要特別重視院校的招生章程,確保符合報考條件。
平行志愿填報怎樣填報
一、清楚認識自己是處于那個批次的。在不同批次之間是自上往下的原則。比如二本的學生不可以報考一本院校。所以要明確清楚自己是屬于那個階段的。
二、對本批次及以下的院校進行篩選。首先將錄取分數大于自己分數的院校去掉。因為大于自己分數的院校很少有機會是降下來的,一般都是保持不變,有可能還會升上去。
三、經過分數線篩選以后,接下來還要進行排名篩選。對于排名高于自己的分數排名的去掉。剩下的學校就是自己可以報考的院校了。要感興趣,不管是那個專業,行行出狀元。所以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專業,然后在找出相關專業的學校。
四、找到自己心儀的專業和學校以后開始填報,填報志愿的時候,可以將分數比較高,而且相對較好的學校放在前面。也可以把想沖一下的學校放在前面。因為平行志愿不是再是過去的錄取方式,是按優錄取。就是要是第一第二志愿沒有錄取,那么第三志愿還是會按照總名額來進行擇優錄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