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寧夏中考政治模擬試卷及答案
2017寧夏中考政治模擬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
1.從上海世博會到剛剛結束的杭州殘運會,到處都活躍著志愿者的身影。他們默默無聞地服務社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為世博會,殘運會做出了貢獻。志愿者的行為( )
①是熱愛社會、奉獻愛心的表現 ②是用行動關心社會、回報社會 ③能夠促進社會風氣的好轉 ④值得我們學習和仿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011年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 ______周年,辛亥革命______周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____周年。 ( )
A.100 10 90 B.80 100 90 C.100 90 10 D.90 100 10
3.“個人是魚,集體就是水;個人是雄鷹,集體就是蒼天;個人是樹苗,集體就是土壤。”這段話說明了個人和集體之間的關系是( )
①個人的奮斗,離不開集體 ②集體為個人的生存和發展提供各種條件 ③只要生活在集體中,個人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④個人離不開集體,集體也不能脫離個人而存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1956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較為關鍵的一年,這一年( )
A.抗美援朝戰爭取得了最終勝利 B.中國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C.中國掀起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D.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有心成功
5.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三位科學家為新中國科技事業作出重大貢獻都被國家授于“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兩彈一星”指( )
①原子彈 ②導彈 ③氫彈 ④人造衛星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美國歷史上歷時最長、損失最大的一次戰爭是( )
A.朝鮮戰爭 B.越南戰爭 C.阿富汗戰爭 D.伊位戰爭
7.2011年5月1日,“9•11”事件的主要策劃者、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被擊斃。這有利于( )
A.推翻專制獨裁 B.抵制強權政治 C.打擊恐怖主義 D.消滅霸權主義
8.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一半,按照聯合國的標準,目前我國仍有1.5億貧困人口。這表明我國( )
①發展中國家的屬性沒有根本改變 ②所處的和平國際環境沒有要本改變 ③社會主義初段的主要矛盾沒有根本改變 ④社會主義初段的這一基本國情沒有根本改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告訴我們誠信是金。做一個講誠信的人應該( )
① 真誠待人 ②友善待人 ③幽默待人 ④隨和待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被稱為“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是指( )
A.社會主義三大改造 B.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
C.興修水利消除水害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1.對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下列對聯反映我國“一五”計劃成就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飯,公社飽暖萬人心 B.改革開放同添異彩,經濟建設共展宏圖
C.一橋架長江南北通暢,三路通雪域漢藏同樂 D.萬里河山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
12.奧運會、世博會、世園會三大國際盛會相繼在我國舉辦,說明我國( )
①在國際舞臺上已經居于主導地位 ②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政通人和 ③改革開放經來綜合國力顯著增強 ④經濟高度發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奧運會場館周圍90%的路燈利用太陽能發電技術供電,世博會將原江南造船廠舊址改造為中國船舶館,世園會把廢棄的高壓鐵塔基座改造為魔石樂園。這些做法體現了( )
①在我國現階段,可持續發展正在從觀念走向實踐 ②我國資源利用率低的問題已經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③我國科技總體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已經沒有差距 ④“開源”與“節流”是解決資源問題的重要措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芝麻賽玉米,玉米比人大”“腳踏黃河水倒流,搬來泰山做枕頭;決心苦戰十五年,趕上英國不發愁”。這些“豪言壯語”反映了 (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農業合作化初見成效
C.“大躍進”運動中出現的浮夸風 D.土地承包調動了農民積極性
15.溫家寶在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說:我們勝利完成“十一五”規劃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國民經濟邁上新的臺階。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9.8萬億元,年均增長11.2%,財政收入從3.16萬億元增加到8.31萬億元。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級計算機等前沿科技實現重大突破。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成就。這說明我國 ( )
A.經濟發展很快,已經是發達國家
B.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C.已經實現了全面小康
D.不再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6.右邊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
A .尼克松訪問中國 B.亞非會議的召開
C.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中美建交
試題卷 Ⅱ
二、非選擇題 (本大題共有6小題,共48分)
17.材料一:在2010年6月19日晚舉行的第二屆海峽論壇開幕式暨“中華情 海峽緣”——金橋之夜大型綜合晚會上《同一個夢》,引起人們強烈的共鳴:“一樣的大地,一樣的天空,你我未來命運相與共……一樣的血液,一樣的光榮,心中擁有一個夢。”
材料二:2010年12月21日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領導人第六次會談在臺北舉行。海協會會長陳云林致辭表示:協商化解分歧,合作取代對抗,發展共創雙贏的三大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并將繼續得到兩岸同胞的進一步的理解和支持。前進道路上肯定還會有波折和困難,也許會阻礙我們某些階段的進程,但相信沒辦法改變它的方向。
請你思考:
(1)《同一個夢》表達了兩岸人民的什么心愿?海峽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是什么?(2分)
(2)兩岸前進道路上的最大障礙是什么?“但相信沒辦法改變它的方向”的原因?(3分)
(3)為實現海峽兩岸和平發展,我們青少年應做些什么?(2分)
18.材料一:二戰后的六十多年來,世界上窮國與富國之間的差距不是縮小了,而是擴大了。處在極度貧困狀態的最不發達國家的數量從20個增加到48個,占全球國家總數的近四分之一。一些窮國的人均收入不到發達國家人均收入的百分之一。
材料二:2011年3月19日開始,在美國協助與支持下,英法等西方多國聯軍對利比亞實施空中打擊,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使安全局勢更加撲朔迷離。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決議時投了棄權票,主張用和平對話的方式解決國內矛盾和地區沖突,不支持以武力干涉利比亞的內政和統一。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別反映當今世界存在什么問題?中國的態度說明政府奉行怎樣的外交政策?這一政策的基礎是什么?(4分)
(2)材料反映了當今世界的基本態勢?材料中美國這些行為的實質是什么?(2分)
(3)造成非洲國家落后的歷史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你認為非洲怎樣才能走出貧困和戰火的陰霾?(2分)
>>>下一頁更多“2017寧夏中考政治模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