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錯高考志愿的補救措施
高考填報志愿的風險總是客觀存在著的,若是填錯志愿該怎么辦呢?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您整理的填錯高考志愿的補救措施,僅供參考!
填錯高考志愿的補救措施
1、入學后申請轉專業
這個是你最有可能想到的法子,隨著近年高校緊追國際教育趨勢,逐步開放更多學生轉專業機會。尤其是知名高校,一般來說給與轉專業的機會最多。比如北京大學在2016年本科生招生中,允許在學部內自由轉專業。
中國科技大學承諾大學四年給與3次自選專業的機會,實現百分之百自主選擇專業。具體時間節點為:進校一年后,學生根據興趣在全校范圍內自選學院或學科;二年級春季學期可申請學校統一組織的中期分流;二年級及更高年級每學期均可個別申請轉專業。只能說,上這樣的大學太幸福了。可是類似北大、中科大這樣的高校還是不多,而且以頂級名校為主,但大多數院校都會提供轉專業的機會。主要可參考的標準:高考成績、大一基礎課程的成績、以及相應的選拔考試。如果你實在不愿意所讀專業,不妨去試試。
2、輔修課程或第二學位
如果轉專業不成功,你就要學好主專業同時,去積極輔修其他感興趣的專業,如果決心足夠大,還可以直接攻讀你喜歡的第二學位。輔修你喜歡的專業核心課程,這個門檻最容易,如今高校都允許學生跨院系輔修課程。
比如你本來想學金融學專業,但是不小心被錄取到了新聞學,那就在學好新聞學的同時,積極到金融學院輔修它的核心課程,這樣無論是未來的就業,還是考研都有很大優勢。
還有更狠的就是直接輔修第二學位。比如在北大,即便你錄取到了哲學系、考古學,也可以到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輔修經濟學雙學位,畢業時能拿到雙學位,何樂而不為呢?這個在大多數高校都有這樣的通道,你去學校官網或者師哥師姐那里打聽一下。
填報高考志愿注意問題
考生應量體裁衣,根據自己高考成績(或平時成績、模擬成績)的位次,對照往年各學校專業錄取分數情況、位次情況;注意填報時留有余地;注意體檢結果,避開限報專業;特別注意有的學校招生“大小年”現象,詳細分析近年錄取資料;注意預報志愿后,考區、中學反饋的信息,如果出現扎堆現象,需要調整所報志愿。
建議考生填寫志愿時,對于院校,將能考上作為第一位考慮;對于專業,將興趣作為第一位考慮。這樣考慮的結果就是,大多數的考生能夠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和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這樣的結果是最好的。
志愿填報時如何選擇合適的專業
第一,要了解什么是專業。
實際上,專業是由一系列的課程和教學方法所構成的。
第二,應該弄清專業與就業的關系。
將專業與自己希望就業的地點結合起來。例如,機械制造類的專業適合在南方就業,而物流方面的專業最好能去位于交通樞紐的大型綜合性城市。
第三,弄清專業與職業的關系。
某些專業如臨床醫學等,專業性較強,要求畢業生將來從事與專業相符的行業。有些專業與職業的關系則是模糊對應的關系,如計算機專業,有些畢業生可能會從事IT行業的工作,而有些畢業生則可能會從事網絡維護工作。而有些專業,如哲學和數學專業,與之對應的具體工作較少,可能會從事相關工作,如數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可能會成為經濟學家。
第四,弄清專業與將來出路的關系。
如果高考失敗,但確定自己將來要考研究生的話,就要選擇自己喜歡研究的方向。而如果考生將來想出國的話,則應首先弄清楚哪些專業出國比較容易。
第五,專業應與興趣有關。
考生報考的專業如果與興趣不匹配,學了不適合自己或者不喜歡的專業,將來學習就會對專業鉆研不進去,會導致畢業后競爭力不強,最后敗下陣來。而一旦想回歸自己喜歡的專業,卻沒有專業知識,盡管手里握有大學畢業證,但在喜歡的行業里,卻只能重新起步,這樣一來,反而浪費了四年的寶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