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中考物理知識點梳理
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人靠聲帶振動發聲、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點振動發聲,風聲是空氣振動發聲,管制樂器考里面的空氣柱振動發聲,弦樂器靠弦振動發聲,鼓靠鼓面振動發聲,鐘考鐘振動發聲,等等);
2、振動停止,發生停止;但聲音并沒立即消失(因為原來發出的聲音仍在繼續傳播);
3、發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
4、聲音的振動可記錄下來,并且可重新還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聲音的特性
1、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單位是赫茲,振動物體越大音調越低;)
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強;聽者距發聲者越遠響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體的音調、響度盡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辨別是什么物體法的聲靠音色)
注意:音調、響度、音色三者互不影響,彼此獨立;
聲音的利用
1、超聲波的能量大、頻率高用來打結石、清洗鐘表等精密儀器;超聲波基本沿直線傳播用來回聲定位(蝙蝠辨向)制作(聲納系統)
2、傳遞信息(醫生查病時的“聞”,打B超,敲鐵軌聽聲音等等)
3、聲音可以傳遞能量(飛機場幫邊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聲說話,一音叉振動,未接觸的音叉振動發生)
聲音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時損耗最少(在固體中傳的最遠,鐵軌傳聲),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得最快,氣體中最慢(軟木除外);
2、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電話交談;
3、聲音以波(聲波)的形式傳播;
注:由聲音物體一定振動,有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
4、聲速:物體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單位是m/s;聲速的計算公式是v=s/t;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
中考物理知識點整理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1、測量某個物理量時用來進行比較的標準量叫做單位。為方便交流,國際計量組織制定了一套國際統一的單位,叫國際單位制(簡稱SI)。
2、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其他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
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注意刻度標尺的零刻度線、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測量時刻度尺的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線應對準所測物體的一端;
③讀數時視線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對正觀測點,不能仰視或者俯視。
3、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時間的單位還有小時(h)、分(min)。1h=60min; 1min=60s。
4、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我們不能消滅誤差,但應盡量減小誤差。誤差的產生與測量儀器、測量方法、測量的人有關。
減少誤差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
誤差與錯誤區別:誤差不是錯誤,錯誤不該發生能夠避免,誤差永遠存在不能避免。
運動的描述
1、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 機械運動。
2、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參照物的選擇: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應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參照物(不能選被研究的物體作參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通常選地面為參照物。
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
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運動的快慢
1、物體運動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時間內,物體經過的路程越長,它的速度就越快;物體經過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快。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在物理學中,為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采用“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將物體運動的路程除以所用時間。這樣,在比較不同運動物體的快慢時,可以保證時間相同。
計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
t——時間——秒(s);
v——速度——米/秒(m/s)
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符號為m/s或m·s-1、交通運輸中常用千米每小時做速度的單位,符號為km/h或km·h-1、1m/s=3.6km/h。v=s/t,變形可得:s=vt,t=s/v。
2、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變速運動的快慢用平均速度來表示,粗略研究時,也可用速度的公式來計算,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
初中物理常考知識點
1.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間有空隙,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刻度尺讀數需要讀到分度值下一位
3.誤差不是錯誤,誤差不可避免,錯誤可以避免
4.使用刻度尺測量時可以采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減小誤差
5.量筒不但可以測量液體的體積,還可以用"排水法"測量固體的體積
6.利用天平測量質量時應"左物右碼"
7.同種物質的密度還和狀態有關(水和冰同種物質,狀態不同,密度不同)
8.物質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參照物而言的
9.相對于參照物,物體的位置改變了,即物體運動了
10.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體不能選作參照物
11.平均速度表示一段時間或路程內物體運動快慢程度
而瞬時速度表示某一位置或某一時間點物體運動快慢程度
12.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g/cm3
13.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14.通常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其次是液體,氣體
15.樂音和噪聲沒有嚴格的界限,與地點、時間、環境及人的心情都有關系
16.樂音三要素:①音調(聲音的高低)②響度(聲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別不同的發聲體)
17.防治噪聲三個環節:①聲源處②傳輸路徑中③人耳處
18.超聲波的速度比電磁波的速度慢得多(聲速和光速)
1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20.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使物體發生形變②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21.判斷物體運動狀態是否改變的兩種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個改變,或都改變,運動狀態改變②如果物體不是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運動狀態改變